灰脸鵟鹰

拉丁名: Butastur indicus(Gmelin)

目: 隼形目

科: 鹰科

属: 鵟鹰属

特征描述: 体形中等,跗蹴前、后缘均具网状鳞,前缘鳞片较后缘稍大;前额、颊和耳羽淡灰褐;喉白,中央喉纹黑色;尾上覆羽具白斑;尾羽灰褐,具3或4道黑褐色横斑。

亚种分布:

采集地: 勐腊:城郊l958.11.12,26.,l962.1.24.,勐仑l960.1.8.;景洪橄榄坝1957.3.18.。

形态特征: 雌性成鸟:前额、头顶至后枕灰褐色,羽基白色,羽缘沾棕,纤细的羽干纹黑褐色;后颈、背至尾上覆羽灰褐色;尾上覆羽具白色横斑和端斑;肩羽和内侧三级飞羽与背同色;翅上覆羽棕褐,羽缘缀白色;小翼羽、初级覆羽和初级飞羽的外翈及端部暗褐色,表面渲染棕红色,内翈具黑褐色横斑,羽端狭缘淡棕白;次级飞羽表面的棕红色及羽端的暗褐色均稍浅淡;眼先白,杂黑褐色细纹;颊和耳羽灰褐色;颏、喉白色,两侧颚纹和中央喉纹黑色;颈侧和胸部暗棕褐;腹、两胁和覆腿羽满布棕褐色与白色相间的横斑;翅缘和腋羽、翅下覆羽淡棕白,并具淡棕褐色波形横斑;尾羽灰褐色,具3道黑褐色横斑;尾下覆羽纯白。两性相似。 虹膜亮黄;嘴尖端黑褐,嘴基、嘴角和蜡膜橙黄色;跗蹠暗黄,爪黑色。

分布: 勐腊、景洪、河口等地,冬候鸟。省外分布于黑龙江、吉林长白山、辽宁、河北等,夏候鸟;福建、台湾,旅鸟;长江以南地区为冬候鸟。国外在朝鲜半岛,西伯利亚东北部和日本北部等地区繁殖;冬季迁至印度支那、马来亚半岛、婆罗洲、菲律宾、西里伯斯至新几内亚西部等地区越冬。

资料: 据傅桐生等(1984)记载:“其生活习性喜栖在山岗及林间疏林地带。常栖于开阔地带的孤树上,一停就达30—40分钟。其飞翔速度较快,呈直线飞行,有时也在天空中作环行翱翔。食物有蛙、蛇、蝗虫和鼠类等”。1960年1月8日,笔者在西双版纳州勐腊县的勐仑田坝区的乔木树上见1只。 栖息地高度海拔640m左右。资源现状为稀有种,属国家Ⅱ级重点保护种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