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丁名: Picus xanthopygaeus J.E.et G.R.Gray
目: 鴷行目
科: 啄木鸟科
属: 绿啄木鸟属
特征描述: 体长约300mm,翅长122--130mm(Baker,1927)。羽色与鳞腹绿啄木鸟很相似,但颊纹白色,整个下体白色,均具宽阔的黑色鳞状斑(鳞腹绿啄木鸟喉部及上胸不具鳞状斑);虹膜白色或浅红色(鳞腹绿啄木鸟红色)。雄鸟头顶红色,雌鸟则呈黑色。
亚种分布:
采集地:
形态特征: 雄性成鸟:头顶红色,头顶后部羽毛有时具橙色先端,枕部有黑色显露;背及翼上覆羽草绿色,有时渲染黄色,有时较多橄榄色;腰部亮黄色,极少渲染橙色;初级飞羽暗褐,外翈及内翈基部具白斑;最内侧次级飞羽染浓绿色,并具不明显的绿黄色横斑,外侧飞羽 逐渐与初级飞羽趋于同色;尾羽绿褐色,在基部有不明显的白斑,最外侧尾羽浅褐,整片 羽毛均具较宽阔的斑纹;眼至枕部具一白色眉纹,其上方有一黑纹;眼先暗黄白色;耳羽 淡灰褐,具较白的纵纹;两颊灰白具不太明显的黑色纵纹;颏、喉黄灰,具白色纵纹;前颈及胸部绿色较多,具不太明显的暗色鳞状纹;胁及尾下覆羽淡绿黄色,具宽阔的黑色鳞片状纹。下体羽色变化较大。 雌性成鸟:与雄鸟相似,但头顶黑色,头侧羽色较褐且暗。 虹膜红色,具一粉红色外圈;嘴峰角黄色,上嘴较暗较褐;跗蹠橄榄绿或橄榄灰
分布: 国内仅Rothschild(1926)报道采自腾冲,以后一直未见该种在中国的报道,也一直未在云南采到该种标本。国外分布于尼泊尔、锡金及阿萨姆东部向南伸到印度南部、斯里兰卡、缅甸、泰国西南部、柬埔寨、越南南部
资料: 有关其生态生物学资料国内无报道。采集地的海拔高度不详。资源现状为罕见种。区系从属东洋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