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丁名: Anthracoceros coronatus atln’rostris Shaw et Nodder
目: 佛法僧目
科: 犀鸟科
属: 斑犀鸟属
特征描述:
亚种分布:
采集地: 潞西三台山l962.4.18;永德大雪山l964.4.17;景东:忙垂l957.3. 12,林街1964.7.24—31,灰窑1957.3.4—9;孟连:城郊l962.12.8,宗勒1960.2. 10;勐腊:城郊l958.2.11,1960.3.8,勐远1958.2.2,1960.1.26—27,1961.2. 1—27。
形态特征: 雄性成鸟:整个上体包括头侧、颈侧及两翅,颏,喉及胸部均黑色,闪铜绿色金属 光泽;除第1、2枚初级飞羽及内侧次级飞羽外,所有飞羽均具宽阔的白色端斑;除中央 1对尾羽外,外侧尾羽均具宽阔的白色羽端;腹、肛周、尾下覆羽及覆腿羽白色;腋羽及 翼下覆羽黑色,近翼缘处的翼下覆羽白色,从翼下表面可看到飞羽基部具白斑。 雌性成鸟:与雄鸟相似,但体形较小,裸露部分颜色有别。 亚成体:与雄性成鸟相似,唯嘴及盔突均较小。 雄鸟虹膜红褐色或血红色,眼周裸区浅蓝或浅紫蓝色,颊和喉侧裸区肉色;嘴及盔 突牙黄,盔突前部至上嘴连接处有一黑斑,盔突后端和下嘴基黑色;跗蹠及趾铅黑色。雌 鸟虹膜褐色或灰褐色,盔突的整个前部、顶部、上嘴上部及先端、嘴缘均黑色,下嘴基 部具一红褐色斑块,余部与雄鸟相似。
分布: 潞西、景东、孟连、永德、耿马、沧源、勐腊等县,留鸟;国内尚见于广 西西南部;国外分布于缅甸、泰国、印度支那、马来西亚等地。
资料: 常见于林中的高树上,结成小群活动,有时结群在大榕树上觅食 榕果,为杂食性鸟类。剖验4月和l2月采自滇西的2胃,胃内见榕果及其它果实;7月 采自景东的7胃内全为无花果;4月采自潞西的l胃中有无花果及鞘翅目昆虫。据郑作新 等(1963),在云南南部的2胃中全为植物种子及昆虫等。杨岚1959年5月24日曾于勐 腊东面田坝靠山脚的一棵大树上见冠斑犀鸟的巢,树干基部围长378cm,巢口处树干围长约300cm,树高约40m,巢离地面约30m,洞口用泥封着,很光滑,仅留有约loem长, 5cm宽的小Vl,小鸟在洞口叫,并不时将头伸出洞外,雌鸟亦在洞内,仅由雄鸟觅食喂养。 在云南省分布于海拔620--1250m。资源现状为稀有种,属国家Ⅱ级重点保护种类。区系从属东洋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