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丁名: Syrmaticus humiae burmannicus(Oates)
目: 鸡形目
科: 雉科
属: 长尾雉属
特征描述: 体形较白冠长尾雉稍小。雄鸟前额和头部暗褐.颈至上胸亮蓝黑色;上背和腹深栗红色,次端具黑斑;翅亦栗红色,具三道白色带斑;下背和腰灰白而具蓝黑斑;尾长约630mm,灰白色,具黑栗两色并列的横斑。雌鸟体羽主要呈棕褐色,背羽满杂黑色斑纹,上背具白色矢状斑;外侧尾羽栗红色,具黑色次端斑和白色羽端。
亚种分布: 共2个亚种,我国仅1个亚种。
采集地: 景东1964.11.;景谷永平l960.5.11.;腾冲大塘冷水河1960.5.21.;潞西三台山1962.4.19.;维西:梨地平l981.11.1.,攀天阁1991.11
形态特征: 雄性成鸟:前额至头顶及耳羽橄榄褐;颏、喉、颈部和上胸亮蓝黑色;上背、翅上覆羽和胸腹部暗栗红色,具蓝黑色次端斑;下背、腰及较短的尾上覆羽灰白,具蓝黑色斑纹;次端斑呈三角形,甚为粗著;较长的尾上覆羽及尾羽银灰色,具黑色和栗红色并列的横斑,外侧尾羽的栗红色逐渐减少至全为黑色横斑。肩羽、大覆羽和次级飞羽的羽端白色,形成翅上三道明显的白色带斑;初级飞羽暗褐,外翱羽端稍沾暗棕;次级飞羽基部栗褐,近端部浅栗色,羽端白色而具黑色次端斑;肛周和覆腿羽暗褐;尾下覆羽黑色。 雌性成鸟:头顶及枕部黄褐,各羽中央暗黄褐;后颈、上背和肩棕褐,下背和肩具黑色粗斑和白色矢状斑;下背、腰羽至尾上覆羽暗棕褐色,杂黑褐色粗斑和细纹;中央尾羽与腰略同,但褐色较浅,羽端白色;外侧尾羽栗色,具黑色次端斑和白色端斑;两翅黑褐,初级飞羽外翈缀淡棕色横斑,初级覆羽具淡棕红色横斑,其余覆羽和内侧飞羽褐灰色,具黑色斑纹和棕白色羽缘,并缀淡棕色虫蠹状细纹。颏、喉浅黄褐,胸浅棕褐,具少量暗棕褐色点斑;上腹和两胁棕白色,具棕褐色点状斑,下腹至肛周纯棕白色;尾下覆羽淡棕白具黑色或栗褐色横斑和白色羽端。 虹膜暗褐色;雄鸟眼周和脸的裸出部深红色;嘴角褐色,先端较浅;脚灰褐色。
分布: 思茅、景东、景谷、镇沅、永德、风庆、临沧、腾冲、瑞丽、永平、漾濞、潞西、维西、楚雄、武定等地,留鸟。省外分布于广西西南部。国外见于缅甸北部及泰国北部。
资料: 栖于热带、亚热带阔叶林和针阔混交林中,多成对或三、五只结成小群活动,飞行较低而缓慢。据卢汰春等(1991),在广西金钟山黑颈长尾雉仅分布于山顶杜鹃矮林、阔叶林、针阔混交林、针叶林这4种生境类型中,其中以栎类为主的阔叶林、细叶云南松和栎类为主的针阔混交林为该雉的典型栖息地。 杂食性,以蘑菇、野山薯、树叶、嫩芽、浆果、种子等植物性食物为主,也吃各种蠕虫、蜘蛛和其它小动物。剖验l胃,蕨类植物占29.5%,种子2.2%,菌类2.2%,直翅目昆虫2.95%,沙子36.6%。杨岚等(1986)剖验5胃,见有盲蛛(1次)、多足纲动物(1次)、直翅目昆虫(1次)、野山薯(1次)、禾本科草片(1次)、果实(2次)。动物性食物占5%;植物性食物占95%。 繁殖期2—7月。2月中下旬及3月初,黑颈长尾雉群内出现争雌斗殴现象。3—4月份是黑颈长尾雉的交配、产卵期,此时可见到l雄1雌成对活动,巢和卵出现在3—5月份,以4月出现的最多,巢营于地面,较简陋,巢材为枯树叶、云南松叶、枯细枝及羽毛等。窝卵数3—12枚,7—9枚居多,卵椭圆形,为浅肉白或微沾淡枯叶色,光滑无斑。对5个巢33枚卵的测量,卵的大小为34.5(32.9—36.o)×45.9(42.8—47.8)mm。孵化期28天。雄性幼鸟在翌年才逐渐换成成鸟羽衣(卢汰春等,1991)。 栖息地高度海拔800--2800m。资源现状为稀有种,是世界珍稀频危鸟类,属国家I级重点保护鸟类。区系从属东洋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