栗耳鹀

拉丁名: Ember&a fucata fucata Pallas

目: 雀形目

科: 雀科

属: 鹀属

特征描述: 全长l44~158mm。头顶至后颈灰色,满布黑色纵纹;上体棕色,上背亦有粗著的黑色纵纹;耳羽栗红色;颏、喉白色;粗著的黑色条纹形成领环,由喉侧延伸至上胸;胸和胁部棕红色;腹淡棕白色;尾羽黑褐,外侧2对尾羽端部具楔状白斑。雌鸟和雄鸟相似,但羽色较浅淡。

亚种分布: 全世界共有3亚种,中国有3亚种,云南有2亚种。

采集地: 潞西勐旺1962.3.29.;盈江大南俄1965.4.19.;新平者龙l977.10.13.~11.17.;景洪大渡岗1960.3.25.;勐腊勐仑l960.1.6.。

形态特征: 雄性成鸟(冬羽):前额、头顶至后颈浅黄色,满布黑褐色纵纹;背和肩羽浅棕红,羽缘淡棕黄,黑色纵纹较前亚种粗著;腰浅棕红色,黑色纵纹纤细;眼先、眉线、颊纹和颏、喉浅皮黄色;颚纹黑色与下喉至上胸的黑色斑纹相连,形成“U”形图纹,但不如前亚种浓著;耳羽浓栗红色;下胸的栗红色横带亦不如前亚种明显;下体余部浅皮黄色;腹部中央近白;两胁具黑褐色纵纹;余部与前亚种相似,仅羽色较浅淡。 雌性成鸟:似雄鸟,但羽色较暗淡;下胸赤栗色横带不著;“U”形黑纹亦不甚明显,下体羽色较浅淡。

分布: 云南西南部潞西、盈江、景洪、勐腊,南部新平,为冬候鸟。省外分布于内蒙古、黑龙江、吉林、辽宁,为繁殖鸟;河北、山东、河南、江苏和甘肃,为旅鸟;长江中下游以南地区,为旅鸟或冬候鸟。国外分布于俄罗斯东部、朝鲜半岛和日本北部,为繁殖鸟;印度东北部、不丹、尼泊尔、孟加拉国和印度支那半岛等地,为冬候鸟。

资料: 单个或结小群活动于草坡、耕作区,以杂草种籽、嫩苗及昆虫为食。剖检5~6月采自云南西北部贡山县马库和双拉洼的3只鸟胃,见有小甲虫及其他昆虫碎片和种子等食物,动物性食物占胃容物总量的78.6%,植物性食物占21.4%。 栖息地海拔500~2100m。资源状况为常见种。区系从属为古北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