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丁名: Emberiza cia yunnanensis Shmpe
目: 雀形目
科: 雀科
属: 鹀属
特征描述: 全长l50~169mm。体羽主要呈棕栗色;上体具暗栗褐或黑褐色纵纹;眼先和颚纹黑色;耳羽栗褐色;头顶中央冠纹、眉纹、颊纹和颏、喉部灰白或蓝灰色。两性相似。
亚种分布: 全世界共有10亚种,中国有8亚种,云南有2亚种。
采集地: 龙陵小黑山l962.5.12.;中甸:小中甸1981.8.31.,上桥头1981.10.21~24.,吉沙l981.8.20~21.;丽江l960.3.30.~6.9.;维西:城郊1956.9.2.,偏天阁1956.9.22.;宁蒗泸沽湖1981.11.23.;昆明:花红洞l961.6.10.,筇竹寺1961.11.16.,黑龙谭l957.8.8~31.,谷律l990.4.16.;凤庆白腊l964.7.18~19.;景东:黄草岭1960.5.23~27.,l964.10.8~14.,磨刀河1964.1 1.12~13.,温l、1964.8.24~30.;镇康大平掌1960.4.23.;石屏龙朋l985.6.18.;文山平坝么店l961.6.21~24.;镇雄1963.11.7~9.。
形态特征: 本亚种腹部栗红色,而khamensis亚种腹部则为桂皮黄色;本亚种背部底色为深红褐色,而khamensis亚种背上底色多为淡棕黄色。在云南西北部和西部地区,两亚种有混交类型。
分布: 盈江、龙陵、中甸、维西、丽江、宁蒗、怒江与澜沧江问山脉、福贡、永平、漾濞、大理、凤庆、镇康、耿马、沧源、景东、双柏、昆明、寻甸、通海、永善、镇雄、石屏、文山,为留鸟。省外见于四川中部和西南部,为繁殖鸟、留鸟。国外分布于缅甸东北部。
资料: 栖息于丘陵、低山或高山地带,多活动于农田、坡地或灌木丛、草丛和岩石问。常单个或成对或5~6只结小群活动。在草丛、耕地、路旁等处的地面上边走边啄食,不时发出“jier,jier”的叫声。受惊后,骤然飞起,飞至l0~20m,钻入草丛中隐藏,或栖止在附近的树枝上。秋冬季节,十多只集结成群,多时可达四五十只,在向阳河谷两侧的农田、草坡或树旁的耕地等处分散活动,当人接近时,陆续从地上飞起,栖止在树上,稍后又陆续下地。春末夏初,逐渐成对或结小群活动。鸣声洪亮而多变,婉转动听,特别是在繁殖时期,喜站在电线、岩石或灌木顶上不停地呜叫,鸣声类似“Pett,Pett”。 据李桂垣等(1985)记载:7月1~20日,在四川干洛获得l2个鸟巢。巢多筑在马桑、青冈等树及灌木丛基部,也有筑在玉米地的土埂上或石隙间,距地高l2.5m,呈杯状,外壁用草茎、苔藓、蕨叶等筑成,内垫棕丝、羊毛、细草茎等。巢(12个)的量度为:内径55.8(50~60)mm X 60.4(50~65)mm,外径91.2(80~115)cm x l l5.3(105 -160)cm,高65(55~57)cm,深47.7(30~65)cm。卵呈白色,浅绿或土黄色,具发丝状、棒状或点状杂斑,底层浅紫蓝色,表层紫黑或暗红褐色,钝端较密,成圈状。卵(22枚)平均重约2.5g,量度(25枚)平均为21.2(19~22.5)mm×15.5(14.5~16.3) mm。 剖检6~7月采自云南西部凤庆、贡山的13只鸟胃,见有鞘翅目小甲虫(5次),直翅目蝗虫(1次)、膜翅目昆虫(1次)、其他昆虫碎片(2次);草籽(8次)。动物性食物占胃容物总量的39%;植物性食物占61%。 栖息地海拔1500~3300m。资源状况为常见种。区系从属为古北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