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丁名: Emberiza spodocephala sordida Blyth
目: 雀形目
科: 雀科
属: 鹀属
特征描述: 全长l27~149mm。眼先、眼圈和嘴基线黑色;头、颈、颏、喉至胸灰绿色;上背和肩羽棕褐具黑色纵纹;下背至尾上覆羽橄榄棕褐色;翅、尾黑褐,外缘棕褐色;腹部黄色,胁部具黑色纵纹;外侧2对尾羽具宽阔白斑。雌鸟上体棕褐具黑色纵纹;下体黄色;胸部具黑褐色纵纹;余部与雄鸟相似。
亚种分布: 全世界共有3亚种,中国有3亚种,云南有2亚种。
采集地: 贡山:l973.7.2.,巴坡l973.5.26.;丽江l960.4.1.;耿马四方井1960.4.27.;景洪大勐龙1960.1.23.;勐腊:1960.2.16~17.,勐仑城子l960.1.12.,易武1960.1.18.。
形态特征: 雄性成鸟:眼先、眼下及颏均黑色;头顶、颈、喉至上胸灰橄榄绿色;背、肩和翅覆羽棕褐,具黑色纵纹;腰和尾上覆羽淡橄榄褐;两翅暗褐,飞羽外(甲+羽)具棕褐色狭缘;中央尾羽褐色,外侧尾羽褐黑,最外侧2对尾羽具大型白色楔状斑;下胸以次鲜黄色;两胁具暗褐色纵纹。 雌性成鸟:头顶橄榄绿褐色,具黑褐色条纹;眼先、颊及耳羽黄褐色;眉纹淡黄色;下体淡绿黄色,腹部黄色较著;颏、喉隐现淡褐色斑纹;胸具浅褐色纵纹;体侧具褐黑色纵纹。 虹膜褐色;上嘴暗角褐色,下嘴尖端暗褐,基部浅褐黄色;跗蹠和趾肉褐色。
分布: 贡山、盈江、龙陵、中甸、德钦、维西、丽江、永平、漾濞、大理、昆明、双柏、寻甸、新平、耿马、景东、景洪、勐腊、文山、永善,为繁殖鸟;滇西南及滇南,为冬候鸟。省外见于青海东部,宁夏泾源、中卫、银川,甘肃西北部武威、西部兰州、南部武山,陕西南部,四川东北部万源、北部茂汶、中部灌县和宝兴、西南部会东和木里,贵州、湖北等地,为繁殖鸟;江苏、浙江、安徽,为旅鸟;广西、广东、海南和台湾,为冬候鸟。国外分布于不丹、尼泊尔、印度东北部阿萨姆、缅甸北部、印度支那半岛北部、泰国西北部,为冬候鸟。
资料: 结小群活动于稀树草坡、耕作区和果园,以稻谷和杂草种子为食。据吴至康等(1986)记录,1981年4月28日,在龙里县小谷龙的田边茨藜丛中采得l巢。巢筑在离地高0.3m的茨藜枝叉上,呈杯状,外用稻草和草根构成,内铺垫猪鬃。巢高8.4cm,深4.Ocm,外径11.5cm,内径6.0cm。巢内有卵5枚,卵底色白,满布红褐色斑块,尤以近钝端处为多,连成大片。5枚卵重平均约为1.7(1.5~2.0)g,量度平均为18.2(18.0~19.0)mmx l5.6(15.0~16.0)mm。 栖息地海拔500~2600m。资源状况为常见种。区系从属为古北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