褐林鸮

拉丁名: Strix leptogrammica ticehursti Delacour

目: 鴞形目

科: 鸱鸮科

属: 林鸮属

特征描述: 大型鸮类,体长约500mm。头顶两侧无耳羽簇;眉纹黄白色;上体巧克力褐色;喉具白斑;下体棕黄,具细而密的巧克力褐色横斑。

亚种分布: 据Peters(1940),全世界有13个亚种,而Howard&Moore(1980)记录15个亚种。我国记录有2亚种,ticehursti亚种面盘较棕褐,下体横斑较深和较粗著;caliga—ta亚种面盘浅淡近白,下体横斑浅而细密,仅见于海南与台湾。云南仅有ticehursti亚种。

采集地: 勐腊1979.5.10.;腾冲大塘l960.4.21.;潞西三台山1962.4.19.;盈江大南俄l965.4.17.。

形态特征: 雄性成鸟:上体巧克力褐色,头顶、后颈、颈侧、上背及翅上小覆羽褐色较暗,腰及尾上覆羽褐色稍浅淡,并隐现浅黄色波形横纹;外侧肩羽具棕褐色和淡黄白色相间的横纹;大、中覆羽和内侧次级飞羽呈棕褐色,隐现棕黄色横纹;初级覆羽黑褐;除第l枚初级飞羽纯暗褐外,其余飞羽均黑褐色,具棕黄色横斑,羽端狭缘淡灰白色,棕黄色横斑在内(甲+羽)基部扩大,并逐渐转为淡棕白色;尾羽亦呈黑褐色,具狭窄的棕黄色横斑;面盘黄褐,羽枝松散;眼周黑褐,眼先及颏羽毛灰白色,羽干及羽须黑色;眉纹短而粗,呈黄白色,羽干黑色;颊棕褐,杂暗褐色细纹;喉黑褐色,喉斑白色;下体余部均棕黄色,具细而密的暗褐色波形横纹,上胸稍暗褐,形成一条不甚明显的胸带。两性相似。 幼鸟:1962年4月19日采自潞西三台山,面盘已与成鸟相似,但头顶及整个上体为羽基暗褐,羽端白色的绒羽;已长出的背羽及飞羽羽端呈白色;肩羽及翅上覆羽亦呈绒状,基部棕黄,具黄白色横斑,先端白色;飞羽和尾羽均较短而被鞘,先端成白色;下体均被白色绒羽。 虹膜暗褐,嘴基淡蓝,先端灰黄;跗蹠及趾全被羽,爪角褐色。

分布: 勐海、勐腊、盈江、潞西、腾冲等县,留鸟;国内尚见于安徽南部、浙江天目山、江西、福建、广东、广西、贵州等地;国外分布于越南及老挝北部。

资料: 多见于较浓郁的沟谷阔叶林中,为夜行性鸮类,白天栖息于稠密的树林中,多蹲伏在树冠顶部。食物主要为鼠类及小鸟。剖检1只采自滇西的鸟胃,胃内为屋顶鼠(Rattus rattus)。剖检1只采自勐腊的鸟胃,胃内有食虫类(鼠句)(鼠+青)及家鼠。吴至康等(1985)在贵州剖检1胃,胃内有鼠毛和鸟毛。 据吴至康等(1985),1977年5月1日在贵州望谟县纳上林场(海拔680m)的公路边观察到l巢,巢筑于栎树的天然树洞中,洞口离地高5m,洞深50cm,直径30cm,内铺10cm厚的枯枝,巢内有l幼雏。取回后,人工喂以麻雀、小鸟等,5月底开始由面盘和飞羽换正羽,当年8月全部换完。 在云南省分布于海拔1000一1710m。资源现状为稀有种,属国家Ⅱ级重点保护种类。区系从属东洋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