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丁名: Glaucidium cuculoides brugeli(Parrot)
目: 鴞形目
科: 鸱鸮科
属: 鸺鹠属
特征描述: 与领鸺鹠相似,但体型较大,体长200ram以上。后颈无领斑;上体暗褐或棕褐,具皮黄色或棕黄色横斑;飞羽和尾羽暗褐,具黄白色横斑;颏白;喉具白斑;胸部褐色或棕褐色,具黄白色横斑;腹白,具褐色或棕褐色纵纹。
亚种分布: 据Peters(1940),全世界共7个亚种,而Howard&Moore(1980)记述10个亚种。郑作新等(1991)认为persimile是brugeli亚种的同物异名,全世界共9个亚种,我国分布4个亚种。austerum亚种上体暗褐色最深,仅见于西藏墨脱地区,其它3亚种云南均有分布。
采集地: 元江1957.12.4.;河口蚂蟥堡1957.5.1.;孟连宗勒l960.2.19.;景洪:城郊l960.1.6.,大勐龙1960.1.23.,橄榄坝1960.4.13.;勐腊:城郊1960.2.19.,5.9.,勐仑l959.4.4—7.,l960.3.2.,3.30.,勐捧l960.3.2—3.
形态特征: 本亚种与前2亚种相较,通体多染棕褐色。上体和胸部横斑几呈棕黄色,腹部纵纹几呈棕红色。
分布: 国内仅见于云南景洪、勐海、勐腊、孟连、河口、元江等县,为留鸟;国外见于缅甸南部、泰国、老挝及柬埔寨。
资料: 多栖息于耕作地边和居民点的乔木树上、乔木林中,有时也见于竹林中。多单个活动,白天也见其活动,夜晚鸣叫频繁,叫声似“duo—luo—luo—duo—luo—luo”,十分洪亮。食性较广,包括昆虫、蛙类、蜥蜴类、小鸟及小型哺乳类。剖检3—12月采自滇西的9个胃,胃内含物有直翅目的蟋蟀2次,鞘翅目甲虫2次,半翅目负子虫1次,鳞翅目幼虫1次,其它昆虫碎片2次,蛙类l次,小型哺乳类2次。剖检云南其它地区的鸟胃,食物几全为昆虫,以鞘翅目昆虫居多。1962年3月31日采自潞西遮放的标本胃内有鼠毛及其残骨、鳞翅目幼虫等,该标本精巢已膨大,大小为9×6.5 mm。 在云南省分布于海拔300—2500m。资源现状为常见种,属国家Il级重点保护种类。区系从属东洋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