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头蜂鹰

拉丁名: Pernis ptilorhynchus orientalis Taczanowski

目: 隼形目

科: 鹰科

属: 蜂鹰属

特征描述: 体形居中,翅长380mm以上,上嘴侧缘无齿突,眼先无须而被圆形鳞状羽;跗蹠前缘上部被羽,后缘和前缘下部均被网状鳞;尾圆形;羽色多变,上体羽黑褐色,下体棕色、白色或黑褐色;尾羽具横斑。

亚种分布: 全世界6亚种。我国记录2亚种,在云南均有分布。

采集地: 潞西遮放1962.3.29.,4.3.;孟连宗勒l960.2.10.;耿马孟定l960.4.22.;景洪勐养l960.3.18.;勐腊苦聪寨1982.4.18.。

形态特征: 雄性成鸟:前额、头顶至后枕黑色,羽缘稍沾棕色,后枕部羽稍长,但羽冠不显;后颈黑褐,棕褐色羽缘较宽,羽基白色常显露呈斑驳状;背和翅上覆羽暗褐,羽缘棕褐色;飞羽褐黑色并隐现淡色带斑;初级飞羽端部较黑,羽端狭缘白色;次级飞羽端部的白色端缘较宽;尾上覆羽棕褐,具不规则的白色横斑;尾羽具2或3道褐黑色宽阔带斑,其间为淡褐色与暗褐色相间的波形窄斑。眼先无须,被灰色短圆形鳞状羽;颊部、耳羽、颏和上喉淡棕黄色;颚纹黑色,向后伸至颈侧和下喉,形成黑色领斑;胸、腹及翅上覆羽、腋羽、覆腿羽和尾下覆羽棕栗色;胸部具暗褐色纤细羽干纹;初级飞羽内翈基部白色,形成翅下显著白斑。 雌性成鸟:与雄鸟相似,但下体羽色变化较大,呈棕色,或淡棕白,或白色而布黑色点斑和纵纹,或全身概黑褐色。 虹膜金黄色或橙红色;蜡膜蓝黑,嘴黑色;跗蹠和趾黄色,爪角黑色。

分布: 昆明(11月)、蒙自、景洪、勐腊、潞西、耿马、孟连、丽江,旅鸟或冬候鸟。省外分布东北北部、南部和西部,繁殖鸟或旅鸟;新疆西部、河北、山东、江苏、福建、青海西宁、贵州金沙和贵阳、广西、广东等地,旅鸟;台湾、海南岛,罕见冬候鸟。

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