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丁名: Glaucidium brodiei brodiei(Burton)
目: 鴞形目
科: 鸱鸮科
属: 鸺鹠属
特征描述: 小型鸮类,体长约150mm左右。羽色有褐色型和棕色型两个色型。后颈具棕黄色或皮黄色领斑;上体暗褐具皮黄色横斑或呈棕红色而具黑褐色横斑;颏、下喉纯白,上喉具一杂有白色点斑的暗褐色或棕红色横斑,并一直延伸至颈侧;胸与上体同色,但中央纯白;腹部白色,具暗褐色或棕红色纵纹。
亚种分布: 全世界共4亚种(Peters,1940;Howard&Moore,1980),我国录有2亚种,paradalotum亚种分布于台湾;指名亚种见于大陆,也分布于云南。
采集地: 景东忙垂1957.2.7.;孟连l960.1.20.;勐腊勐远l960.1.20.;弥勒东山l985.6.25.;双柏平河水库l977.11.23.;宾川鸡足山1981.11.13.;贡山:马库1973.10.24.,巴坡l973.12.5.;碧江碧罗雪山l978.7.2.。
形态特征: 雄性成鸟(褐色型):整个上体灰褐,具黄白色横斑;头顶稍灰,前额、头顶散布细小的白色斑点;后颈羽基暗褐,端部皮黄或黄白,形成一道显著的领斑;在领斑两侧各有一黑斑;肩羽外(甲+羽)具宽阔的白色斑块,形成显著的白色肩斑;翼上覆羽和飞羽均黑褐色,具棕黄色或皮黄色横斑;飞羽内(甲+羽)的横斑稍白,内侧次级飞羽外(甲+羽)的横斑缘以白色;尾羽黑褐,具黄白色横斑;眼先须状羽基部白色,先端黑色;眉纹白色;耳羽暗褐具黄白色斑点;两颊白色并向后延伸至耳后;颏白色,并与下喉的白色相连;上喉暗褐,具黄白色横斑,并向颈侧延伸;胸部中央白色,两侧黑褐,具黄白色横斑;腹部白色,腹侧具褐色纵纹;覆腿羽黑褐具白色横斑。两性相似。 棕色型:上体棕红,具暗褐色横斑,领斑棕黄;飞羽及尾羽黑褐,具棕色横斑;飞羽内(甲+羽)横斑黄白色;眼先、耳羽棕红,眼先杂有黑羽;颏、喉、两颊及下体中央白色,颏与喉间为具暗褐色横斑的棕红色斑块所分隔,横斑向颈侧延伸至背部;胸侧棕红具不甚明显的暗褐色横斑;腹侧具棕红色纵纹;覆腿羽白色,外侧沾棕。 另有部分标本介于两个色型之间,或多或少沾棕。 虹膜鲜黄色;嘴浅黄绿;趾黄绿色,爪角褐。
分布: 思茅、景东、孟连、勐腊、元江、新平、弥勒、河口、宾川、双柏、贡山、丽江等县,留鸟。国内广泛分布于我国南部,北起甘肃南部、陕西南部、河南、江苏等地。国外分布于喜马拉雅地区到印度支那北部及马来亚。
资料: 多见于针阔混交林和常绿阔叶林中。此种鸺鹠不怕阳光,白天也活动觅食,能在阳光下自由飞翔,飞行时常急促地拍打翅膀,然后作一段滑翔。栖息时常常从一侧到另一侧摆动尾羽。晚上常通宵达旦地鸣叫,白天有时也能听其叫声。食物以昆虫为主,有时也食鼠类及小鸟。剖检3胃,胃内有鳞翅目幼虫、鞘翅目及直翅目昆虫。 在云南省分布于海拔740—3000m。资源现状为稀有种,属国家Ⅱ级重点保护种类。区系从属东洋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