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丁名: Otus bakkamoena erythrocampe(Swinhoe)
目: 鴞形目
科: 鸱鸮科
属: 角鸮属
特征描述: 外形与红角鸮相似,但体形略大,体长约220mm。后颈具一显著的淡黄色领斑;上体羽毛灰褐或沙褐色,并杂有暗褐色虫蠹状斑纹和黑色羽干纹;前额及眉纹浅皮黄色或近白色;下体灰白,具浅褐色虫蠹状斑纹及黑褐色羽干纹。
亚种分布: 领角鸮亚种分化较复杂,全世界计有l8个亚种(Peters,1940),或22个亚种(Deignan,1950),或23个亚种(Howard&Moore,1980)。我国已录5亚种:ussurien- sis 亚种趾被羽,上体灰褐,腹部中央及覆腿羽白色,分布于我国东北中部、南部及东南部、河北和陕西南部;semitorques亚种趾亦被羽,但上体栗褐,腹部中央浅黄白色,覆腿羽黄褐色,分布于河北沿海地区及上海,罕见冬候鸟;erythrocampe亚种上体较棕褐,头顶羽毛较背部为暗,下体灰褐色,纵纹较细少,趾裸出,翅较长,分布于我国南部地区;glabripes亚种体色较暗,翅长为l80--183mm,分布于台湾;umbratilis亚种上体较灰褐,下体较棕褐,分布于海南。云南仅有erythrocampe亚种。
采集地: 景洪小勐养l983.6.15.;勐腊:曼粉1982.4.23.,易武l960.4.25.;潞西遮放1962.4.4.;盈江l960.5.20.;梁河罗卜坝1960.5.20.;镇康:永康1960.4.25.,南伞l991.4.2.。
形态特征: 雄性成鸟:额和面盘灰白色,缀以黑褐色细纹和点斑;眼周棕褐色;头顶至后颈及耳羽簇棕褐,密布暗褐色细纹,并具棕黄色点斑和黑色粗纹;翎领棕白,具黑褐色横斑,端缘黑色;后颈淡棕黄,形成领斑,并缀黑褐色斑纹;上体余部及两翅表面棕褐,具黑褐色羽干纹,并满布黑褐色虫蠹状细纹及棕白色点斑;肩羽外(甲+羽)浅棕黄色,形成背部两条明显的纵纹;飞羽暗褐,具浅棕色带斑及褐色虫蠹状斑纹;初级飞羽外(甲+羽)具棕白色横斑,内(甲+羽)具皮黄色齿状斑;尾羽暗褐,具棕黄色杂暗褐色不规则横斑;颏和喉浅棕白色,上喉的皱领具波形黑色横纹;下体余部浅棕灰白色,满杂以粗著的暗褐色羽干纹及虫蠹状细纹;肛周及尾下覆羽白色;覆腿羽灰白,具褐色横斑。两性相似。 幼鸟:1960年4月25日采自镇康和l960年5月20日采自盈江的两幼雄,上体棕褐,满布黑褐色横纹,并杂白色羽端;后颈无领斑;下体浅棕黄色,腹部转白,概具褐色羽干纹及波形横斑。l991年4月2日采自镇康南伞的另一幼鸟,通体羽色较前两号标本为暗,呈灰褐色,余与前两号幼鸟标本相似。 虹膜黄色;嘴角黄色沾绿,先端较暗;爪角黄色,先端亦较暗。
分布: 宜良、景东、勐腊、蒙自、马关、潞西、盈江、腾冲、梁河、镇康等县,留鸟。国内见于河南南部、安徽南部、江西、江苏、广东、广西、贵州、四川等地。国外尚见于越南南部。
资料: 领角鸮为夜行性鸮类,白天躲藏于树冠浓密枝叶间或其他阴暗的地方,自黄昏至黎明前为其活动时间,经常能听到不断的叫声。l960年5月20日在盈江路边枝叶茂密的高大榕树上发现l对亲鸟及l对幼鸟,幼鸟体形已近成鸟,采获两只,胃内全为鞘翅目昆虫。据郑作新等(1991),1957年4月9—12日,在滇南井伞及勐养采获1对雏鸟,体被白色绒羽,肩、翅及尾已长出正羽。另据李桂垣等(1985),5月22日在成都发现刚出窝的幼鸟,6月出窝的幼鸟较多,在乐至县发现一窝4雏。他们在四川解剖5胃,其食物多为昆虫,也有鼠类及鸟类。吴至康等(1985)在贵州剖检5月的l鸟胃见有青蛙1只,而9月的l胃中见有小鸟l只及稻蝗。 在云南省分布于海拔300--1400m。资源现状为稀有种,属国家Ⅱ级重点保护种类。区系从属广布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