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丁名: Otus stops malayanus(Hay)
目: 鴞形目
科: 鸱鸮科
属: 角鸮属
特征描述: 体型小,体长约190mm。后枕两侧有耳羽簇,竖起时十分显著。一般有褐色和棕栗色两个色型,后颈无显著的皮黄色领斑,初级飞羽第3、4枚最长可与领角鸮相区别;眉纹白色,下体具宽阔的黑色纵纹,可与黄嘴角鸮相区别。
亚种分布: 全世界共录有21个亚种(Peters,1940;Howard&Moore,1980)。我国记录有4亚种,pulchellus亚种飞羽式为l>6,可与其它3亚种相区别,主要分布于新疆西部及天山地区;botelensis亚种上胸具明显的暗褐色胸带,仅见于台湾;sticlonotus亚种飞羽式为4>3,分布于我国东北部及东部(繁殖鸟、旅鸟),冬季迁至东南沿海一带越冬;malayanus亚种飞羽式为4=3。云南仅有malayanus亚种。
采集地: 新平者龙1977.10.4~11.4。;洱源鸟吊山1984.10.1。。
形态特征: 成鸟(棕色型):整个上体棕黄色,满布暗褐色狭细的虫蠹状斑纹,头顶的黑褐色羽于纹明显,并杂黄白色块斑;后颈至上背亦稍杂有皮黄色斑块;肩羽(甲+羽)外先端具围以黑褐色的大型自斑;大覆羽外(甲+羽)先端具自斑;小翼羽外(甲+羽)具5道白色横斑;飞羽内(甲+羽)暗褐,具皮黄色齿状斑,羽端具棕黄色与暗褐色相杂的虫蠹状斑纹;外(甲+羽)棕黄,具暗色和淡色相间的带斑,暗色带斑中密布暗褐色虫蠹状细纹;外侧初级飞羽的淡斑呈白色;背部暗褐色羽干纹不甚明显;尾与背同色,具明显的暗褐色虫蠹状斑纹;眼先白色,羽须发达,呈暗褐色;面盘沙黄,杂白色和黑色斑纹;颏白色;喉和胸部棕黄,具黑色羽干纹及暗褐色虫蠹状斑纹,羽端具白色块斑;下体余部几呈自色,具暗褐色和沙黄色相杂的虫蠹状斑及黑色羽干纹;尾下覆羽淡黄;跗蹠被羽沙黄,下部转白,亦具暗褐色虫蠹状纹。两性相似。 褐色型:上体暗棕褐,满布暗褐色虫蠹状纤细斑纹;前额至后颈具黑色纵纹及棕黄色细小点斑;肩部微具皮黄色斑块;余部与棕色型相似,但羽色较暗灰。两性相似。 红角鸮羽色变化较大,有的标本较灰,有的较棕,有的较褐,有的介于两个色型之间或更倾向于某一色型;肩羽的斑块从白色变至皮黄,腹部白色或多或少,有的为皮黄白色。 虹膜黄色;嘴暗绿色,下嘴先端近黄色;趾肉灰色,爪暗角色。
分布: 新平、蒙自、洱源、泸水等县,留鸟;国内尚见于广东、广西、四川及贵州等地;国外分布于中南半岛、缅甸、泰国等地。
资料: 栖息于靠近水源的河谷森林中,多见在阔叶树上活动。白天潜伏林中,匿藏于枝叶茂密处,不甚活动,也不甚鸣叫,直到夜间才出来活动。食物主要为昆虫。1977年11月4日采自新平的l雌鸟,腹中可见若干枚很小的卵泡。据吴至康等(1986),采自贵州的l号标本胃内有昆虫碎片。 在云南省分布于海拔1800--2500 m。资源现状为稀有种,属国家Ⅱ级重点保护种类。区系从属广布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