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丁名: Zosterops palpebrosa joannae(La Touche)
目: 雀形目
科: 绣眼鸟科
属: 绣眼鸟属
特征描述: 全长92~117mm。基本羽色与暗绿绣眼鸟极相似,但上体黄绿色;颏、喉和尾下覆羽鲜黄;腹部的灰色较浓著,且中央多少渲染黄色。
亚种分布: 全世界共有l3亚种(Howard & Moore,1980),中国记录2亚种,云南有分布。
采集地: 潞西:山台山1962.4.21.,遮放1962.4.2.;盈江:城郊1960.5.22.,芒线1960.5.25.;腾冲大塘l965.5.25.;双江l960.3.24~26.;永德勐底l964.8.9.;思茅1960.5.12.,l960.I.4.,l964.9.27.;景东:林街l964.7.22.~8.1.,灰窑l964.9.13~16.,黄草岭J964.10.12.,董家坟1957.2.18.~5.6.,温卜l957.1.21~22.,l964.8.26.~9.27.;景谷:永平1960.5.10.;江城岩脚l972.6.24~25.;沧源班洪l964.6.7~10.;勐腊:城郊l983.6.22.24.,勐仑曼岗l959.3.19.,伐木场l960.1.6~7.,易武l960.1.17~28.,l959.6.27.,曼粉l982.5.4.,勐仑那渡l960.1.4.~4.29.,l959.12.13.,勐仑1982.5.4.;勐海:城郊1983.6.6.,l957.2.28.,勐阿l960.3.6.;景洪:普文1960.4.29.,橄榄坝1960.4.16.,勐养l983.6.16.;元阳果统l961.5.17~18.;绿春大红山1972.5.24.;孟连l962.12.1 1~13.;马关都龙l961.6.9.;新平者龙l977.10.31.;维西1956.9.5~8.;个旧蛮耗l985.7.1~5.;宾川鸡足山1981.1 1.9.。
形态特征: 雄性成鸟:前额、头顶、后颈、背至尾上覆羽橄榄绿黄色,具金绿色光泽;翅上覆羽和肩羽与背同色;飞羽和尾羽黑褐,外缘橄榄绿黄色;眼圈白色;眼先和眼下伸达眼后纹呈黑色;颊和耳羽至颈侧亦呈橄榄绿黄色;颏、喉至上胸和尾下覆羽鲜黄色;胸和腹部两侧烟灰色,较指名亚种浅淡;腹部中央近白,雄鸟多少渲染黄色;翅绿黄;翅下覆羽和腋羽白而稍沾黄色。 雌性成鸟:羽色与雄鸟相似,但腹部中央儿乎无黄色渲染。 幼鸟:羽色与成鸟相似,但羽毛较松散而少光泽,不如成鸟艳丽;喉和尾下覆羽的黄色较浅淡;腹部中央无黄色渲染;嘴角软,呈黄色。 虹膜灰褐;嘴黑;跗蹠和趾钴蓝色。
分布: 云南西部腾冲、盈江、潞四.、永平、漾濞、丽江、维西、大理、宾川、凤庆、永德、双江、孟连、沧源、耿马、景东、景谷,西南部思茅、江城、勐海、勐腊、景洪,东南部新平、蒙自、个旧、元阳、绿春、马关等地,为留鸟。省外分布于贵州、广西西南部和四川西南部(?)。
资料: 灰腹绣眼鸟的生活习性与暗绿绣眼鸟相似,常混群活动于树枝间,在云南南部曾见同希鹛、太阳鸟等一起在灌丛和桃树枝上活动。 4月初采自云南南部的雄鸟,其睾丸甚膨大,约6mm×4mm;5月上旬在云南西北部见l巢内有3只幼鸟;5月初在云南见有雏鸟出飞。由此可见,灰腹绣眼鸟的繁殖期,当始于3月底或4月初。巢用下草丝、木棉、蛛丝等筑成,内垫蒲公英种毛等柔软物质,巢呈杯状,距地面5~6m高。2个巢的大小分别为:巢口径4.5cm、5.Ocm,深3.Ocm、5.Ocm,巢壁较簿。卵呈淡黄色,无斑,量度(1枚)为17mm×12mm。 灰腹绣眼鸟的食性,据l~4月和ll~12月采自云南南部的22个鸟胃的剖检结果,除4个胃中兼有动物和植物外,其余各胃全部是昆虫,如象甲、蚂蚁、蛾类等;在云南西北和四川两南部一带5~8月采获的ll个鸟胃,食物中昆虫和植物大致各占一半(郑作新,l962、1963)。 栖息地海拔300~2500m。资源状况为常见种。区系从属为东洋界,中印亚界广布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