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丁名: Sitta frontalis frontalis Swainson
目: 雀形目
科: 鳾科
属: 鳾属
特征描述: 全长l04~129mm。嘴红或黄色;额羽绒黑;上体紫蓝;雄鸟有l道黑眉;下体灰棕紫色。
亚种分布: 全世界共l0亚种(Howard & Moore,1980),我国有l亚种(郑作新,1994),云南有l亚种。
采集地: 盈江大南俄l965.4.14.—5.22.;潞西三台山1962.4.13~21.;永德:曼来1960.4.28.,忙蚌l960.4.29.~5.3.,勐织l964.8.9.;耿马:孟定1960.4.9.,孟定四方井1960.4.21.~5.24.,勐撒l964.4.28.;沧源班洪l964.6.7.;景东:董家山l959.2.5~21.,灰窑l957.3.6.,l964.9.13.~l4.,林街l964.7.24.~9.24.;江城岩脚l972.6.16.;孟连:城郊l962.12.8.,宗勒l960.2.7.;西盟南康河1960.1.22.;勐海:城郊1960.1.30.~2.7.,1983.6.8.,勐阿l959.2.11.~l3.,l960.3.8.;景洪:勐养1960.3.18.~4.1.,勐养井伞1960.4.6.,大渡岗1960.3.28.,橄榄坝1960.4.13.~5.5.;勐腊:城郊1959.12.31.,1960.2.16.,l983.6.22.,易武l960.1.19.,曼帕l959.5.17.,勐仑曼岗l959.3.15.,勐仑1959.1.2.,l959.1.3.,新寨l958.5.3.;个旧蛮耗l985.7.5.;富宁博爱甲村l961.7.13.。
形态特征: 雄性成鸟:前额和眼先绒黑色;黑色眉纹狭细,向后伸至枕侧;上体紫蓝色;头顶较鲜亮;中央尾羽表面暗紫蓝色,羽轴暗褐黑色;其余尾羽均呈黑色,外缘和羽端紫蓝色,外侧2~4枚尾羽的内(甲+羽)具白色次端斑;飞羽黑色;第3~5枚初级飞羽外(甲+羽)基部和次级飞羽先端缘浅天蓝色,最内侧飞羽表面与背同色;耳羽葡萄紫色;颏、喉纯白;下体烟灰棕或淡葡萄棕,或微渲染紫色;尾下覆羽灰棕褐色;两胁灰棕;翅下覆羽白色。 雌性成鸟:与雄性成鸟相似,但无黑色眉纹,下体多葡萄紫色。 雌性幼鸟:1956年6月采自云南景东、勐海等地的标本,前额黑色,绒羽较少而不辉亮;上体紫色浅淡;下体多沾棕黄;尾下覆羽转深并具狭细栗端;其余羽色与成鸟同。 虹膜黄色;新鲜标本的嘴呈朱红或深红色,干制标本呈黄色;跗蹠栗褐或黑褐色。幼鸟:虹膜青黄色;嘴红黄;跗蹠角褐色,爪棕黄色。
分布: 盈江、潞西、临沧、永德、耿马、沧源、景东、思茅、江城、孟连、西盟、勐海、景洪、勐腊、个旧、河口、富宁,为留鸟。省外见于贵州中部,西南部册亨、望谟,南部罢甸;广西西南部睦边、龙津、宁明,为留鸟。国外分布于印度、斯里兰卡、中南半岛、缅甸、泰国、印度支那和苏门达腊、爪哇。
资料: 栖息于热带和南亚热带地区的沟谷、山坡或山顶的阔叶林或针阔混交林问,村寨附近的树丛也能见到它们的踪迹。单个或结小群在乔木树上活动,有时还与其他小型鸟类混群。性活泼,行动敏捷,能沿树干窜跃攀行,边呜叫边寻觅树干缝隙中的小虫,偶尔也在地上觅食。叫声似“chi—chi—chi”。主要以昆虫为食,如甲虫、蝽蟓、飞虱和其他鞘翅目和鳞翅目昆虫,以及虫卵等,偶尔吃植物浆果。 栖息地海拔400~1 800m。资源状况为热带和南亚热带森林常见种。区系从属为东洋界,南亚地区特有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