褐冠山雀

拉丁名: Parus dichrous wellsi Stuart Baker

目: 雀形目

科: 山雀科

属: 山雀属

特征描述: 全长ll0~125mm。头具显著的灰褐色冠羽;上体暗灰微沾褐色,下体淡棕黄色。两性相似。

亚种分布: 全世界有4亚种(Howard & Moore,1980),我国有3亚种,云南有l亚种。

采集地: 贡山:l2号桥l973.4.21~22.,东哨房1973.5.5.;中甸:吉沙1981.8.19~23.,天宝山1981.8.28.;丽江:马场1981.10.27.,玉湖l956.10.6.;维西犁地坪1981.11.2.。

形态特征: 成鸟:前额皮黄色,杂以灰褐色;头顶、羽冠、背和腰概灰褐色;眼先、耳羽皮黄色,杂以灰褐色;尾上覆羽灰褐沾淡棕色;尾羽褐色,外缘灰棕色;飞羽褐色;初级飞羽除外侧2枚外,均微缀蓝灰色羽缘,其余飞羽的外(甲+羽)微缀灰棕色羽缘;颏、喉、胸和腹均呈浅棕黄色;颈侧棕白色向后延伸,但不相连接,形成半圆形领圈;腋羽和尾下覆羽淡棕黄色;翅下覆羽白而沾棕黄色。 幼鸟:6月下旬采自中甸的幼鸟,羽色与成鸟相似,但较污暗;上体沾污褐色;头不具冠羽。 虹膜褐色;嘴褐黑色;脚铅黑色,爪褐色。

分布: 贡山、中甸、丽江、维西等怒江与澜沧江之问分水岭和澜沧江与金沙江之间山地,为留鸟。省外分布于四川西部巴塘至康定、西北部德格、北部马尔康、中部峨眉山、峨边瓦山。国外仅见于缅甸东北部。

资料: 栖息于高山和中山地带的森林、灌丛中,常见在杉林、高山栎类和杜鹃林、竹林上活动觅食,也见在地面啄食。剖检采自滇西北的9只鸟胃,胃容物主要是昆虫碎片、虫卵和小甲虫,动物性食物占82.6%,植物性食物占7.4%。 栖息地海拔2 600~3 700m。资源状况为高山林区常见种。区系从属为东洋种,为喜马拉雅山脉和中国西南山地特有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