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丁名: Parus rubidiventris beavani(Jerdon)
目: 雀形目
科: 山雀科
属: 山雀属
特征描述: 全长l00~l20mm。头、冠羽、喉和胸概黑色;颊和耳羽至颈侧白色;后枕具白斑,与煤山雀相似,但背纯蓝灰;胸和腹淡棕灰色;尾下覆羽淡棕黄色;翅上无白斑。两性相似。
亚种分布: 全世界有4亚种(Paynter,1967),我国有2亚种,云南有l亚种。
采集地: 贡山:l2号桥l973.4.22.~5.6.,东哨房1973.5.3~5.;丽江:玉湖1956.10.6~7.,马场l981.10.27~28.;中甸:天宝山l981.8.29.,大雪山1981.9.6~7.,吉沙l981.8.19~24.。
形态特征: 成鸟:额、头顶、冠羽和眼先概亮黑色;后颈具白斑;颊、耳羽和颈侧呈淡棕白色;背、腰翅上覆羽和尾上覆羽暗蓝灰色;飞羽和尾羽暗褐色,外(甲+羽)微缘以灰蓝色;颏、喉和上胸黑色;下胸和腹橄榄灰沾棕黄色;腋羽和尾下覆羽棕红色;翅下覆羽白色沾棕。 幼鸟:与成鸟略似,但头顶和背渲染褐色,不具冠羽或冠羽较短;头侧白色沾黄;耳羽黄色;喉和上胸呈灰黑色;腹部浅灰色,微沾黄色。 虹膜暗褐;嘴黑色;跗蹠和趾铅褐色,爪褐色。
分布: 贡山、中甸、丽江,为留鸟。省外见于陕西秦岭太白山、甘肃北部和西南部、青海东南部、四川,西藏南部聂拉木、东南部八宿、波密、察隅和错那等一带,为留鸟。国外分布于尼泊尔、锡金、不丹、印度和缅甸。
资料: 主要栖息于高山林区,常成小群或成对活动于高山针叶林、阔叶林、针阔混交林、杜鹃灌丛问。食物主要为昆虫,如鞘翅目、鳞翅目和膜翅目等,有时也吃植物的嫩枝叶。剖检采自云南西北部和四川西南部的l9只鸟胃,昆虫占胃容物总量的78.76%,植物性食物占21.23%。 栖息地海拔2 750~3 970m。资源状况为高山常见种。区系从属为东洋界,东喜马拉雅和横断山区特有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