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丁名: Parus monticolus yunnanensis La Touche
目: 雀形目
科: 山雀科
属: 山雀属
特征描述: 全长l l2~138mm,形态与大山雀相似。头部黑色,两颊的白斑明显;背部绿色;翅上具2道白斑;腹部黄色沾浅绿,中央贯以显著的黑色纵纹。
亚种分布: 全世界有4亚种,(Howard,& Moore,1984),我国记录3亚种,云南分布1亚种。
采集地: 贡山:l2号桥l9734.20~29.,七箐l973.12.9~21.,巴坡l973.5.30.,马库1973.5.25.~ll.19.,双拉娃1973.6.19~25.;泸水:片马1974.1.12~18.,姚家坪1974.2.13.;中甸吉沙l981.8.22.;德钦l960.8.7.;福贡碧罗雪山l978.6.20.;丽江:鲁甸1956.8.29.;龙陵小黑山1962.5.10~12.;腾冲大塘l960.4.24.,l965.6.7.;昆明筇竹寺1961.6.11.;新平:城郊1976.12.28.,新平者龙l977.10.31.;双江懂过l960.4.7.;凤庆白腊1964.7.;景东:林街1964.7.24.,温卜l964.8.24.,黄草岭1960.5.24~29.,1964.10.1 1.,磨刀河1964.1 1.4.;元阳果统l961.5.17.;屏边大围山1985.4.15.;石屏龙朋1985.6.18.;弥勒东山l985.6.23~25 ;个旧蛮耗1985.7.1~5.;河口南溪l961.5.5.;文山平坝l961.6.23~27.;永善井底l963.11.22.。
形态特征: 雄性成鸟:额、头顶至后颈上部亮蓝黑色,后颈两侧亮蓝黑色条纹向下延伸,与颏、喉及前胸的黑斑相连接;眼先黑色;眼下、面颊、耳羽和颈侧白色,形成明显的白斑;后颈下部具l块白斑,后缘同上背问呈黄色;上背和肩黄绿色;腰铅灰色;尾上覆羽暗灰蓝色,尾羽黑褐色,外(甲+羽)的边缘灰蓝色,外侧3对尾羽具白色楔形端斑,最外侧l对的外(甲+羽)几全白色。飞羽黑褐色;初级飞羽的外(甲+羽),除最外2枚外,均具灰蓝色而向羽端转为灰白色的边缘;次级飞羽的外(甲+羽)缘以灰蓝色,羽端白色;三级飞羽灰白色羽端较宽阔;翅上覆羽黑褐色,小覆羽具暗灰色羽缘,大覆羽和中覆羽的外(甲+羽)具灰蓝色羽缘和宽阔的灰白色端斑,形成2道明显的白色横斑;颏、喉及前胸亮黑色;胸侧和腹辉黄沾浅绿,腹部中央自前胸至尾下覆羽贯以1条黑色纵纹;尾下覆羽黑色,具较宽的白色羽端;胫羽黑色,近跗蹠部的羽片尚具白色羽端。腋羽黄色;翅下覆羽黑褐,羽端白色。 雌性成鸟:羽色与雄鸟相似,但腹中央的黑色纵纹稍较雄鸟狭窄。 幼鸟:羽色与成鸟相似,但较暗淡而无光泽,黑色羽域呈黑褐色,头侧白斑的后部沾黄;腹部黄色较淡,中央黑色纵带不明显。 虹膜褐色;嘴黑色;跗蹠和趾铅黑色,爪暗褐色。
分布: 贡山、泸水、福贡、中甸、德钦、丽江、盈江、腾冲、龙陵、大理、昆明、新平、凤庆、双江、耿马、景东、屏边、元阳、弥勒、个旧、河口、蒙自、文山、永善、绥江、巧家、盐津,为留鸟。省外见于甘肃南部天水、文县、泾源,宁夏银川、陕西秦岭、湖北西部巴东和利川、湖南南部、四川、贵州,为留鸟。国外分布于缅甸和越南北部。
资料: 绿背山雀的生活习性同大山雀相似,在云南常见在海拔300~2 750m的林地。喜结群,但数量不如大山雀多。常小群或成对活动于乔木、灌丛及居民点附近。鸣声略同于大山雀,似“子一嘿嘿”或“子子一嘿”,但音调比较清脆。受惊时常低头摇尾,不时左右窥视,并不停地发出急促的“子子一嘿嘿”,或“子一,子一”的叫声。 4~7月繁殖。巢筑于树洞、墙洞或石隙问。每窝产卵4~6枚,并有多达7~8枚的。卵的大小与大山雀相似,呈白色具红褐色点斑。 食物主要为昆虫,在永善剖检16个鸟胃,胃内含有甲虫、鳞翅目幼虫、蚁等,并杂有少量乌桕种子。 栖息地海拔300~3 000m。资源状况为常见种。区系从属为东洋界,喜马拉雅地区和西南山地特有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