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鹪莺

拉丁名: Prinia criniger parvirostris(La Touche)

目: 雀形目

科: 莺亚科

属: 鹪莺属

特征描述: 全长ll0~175mm。头顶和上背具黑褐色纵纹;下背至尾上覆羽纵纹不明显,几呈纯褐色;飞羽暗褐外缘沾棕色;下体苍白或淡棕白色;尾羽棕褐,尖端淡棕白,具暗褐色次端斑和满布褐色细横纹。夏羽上体纵纹和底色对比不太明显;羽色随亚种的不同而变化。两性相似。

亚种分布: 全世界有3亚种(Howard & Moore,1980)或6亚种(Mayr & Cottrell,1986)。Howard & Moore(1980)列山鹪莺(Prinia criniger)有P.c.striatula(分布于巴基斯坦西部)、P.c.criniger(分布于喜马拉雅山区和印度阿萨姆)和P.c.yunnanensis(分布于缅甸北部和中国西南部)3亚种;而将catharia(分布于中国西部)、striata(中国中部)和parumstriata(中国东南部)3亚种归列为褐山鹪莺(prinia polychroa)。Mayr & Cottrell (1986)在山鹪莺(Prinia criniger)名下列有P.C.striatula、criniger、catharia、parvirostris、parumstriata和striata等6亚种,将yunnanensis作为catharia亚种的同物异名;在褐山鹪莺(Prinia polyhroa)名下列有P.P.bangsi(分布于中国云南东南部和台湾)、Cooki(分布于缅甸中部、泰国东部和中部、老挝和柬埔寨)、rocki(分布于越南南部)和分布于爪哇的指名亚种。郑作新(1987)将分布于中国的山鹪莺均归列为褐山鹪莺(Prinia polychroa),记录5亚种,承认云南亚种,并将parvirostris作为bangsi亚种的同物异名。郑作新(1994)列中国分布的山鹪莺(Prinia ciniger)有catharia、parvirostris、parumstriata、striata 4亚种;褐山鹪莺(Prinia polychroa)只有bangsi l亚种。依郑作新(1994)山鹪莺在云南分布2亚种。

采集地: 昆明:小村l981.5.29.,花红洞1983.10.6.,筇竹寺1964.5.22.,黑龙潭1957.8.8~31.;景东林街l964.7.30.;元阳果统l961.5.18.;文山平坝l961.6.21.。

形态特征: 成鸟(夏羽):前额、头顶至后颈的轴纹多暗褐少黑色,羽缘茶黄褐而少灰白色,纵纹不如前亚种明显;颏、喉至腹部中央淡棕白色;两胁和覆腿羽及尾下覆羽多棕黄色;有的胁部具暗褐色细纹。 虹膜赭色;嘴黑或上嘴黑褐,下嘴黄褐色;跗蹠和趾、爪黄褐色。

分布: 昆明、景东、弥勒、元阳、文山,为留鸟。

资料: 栖息于热带、亚热带和暖温带地区的低山丘陵地带,常见单个或成对活动于山坡耕作地和田坝区的灌木草丛生境中。以昆虫为食,剖检27个鸟胃,胃容物全部为昆虫成虫、幼虫及卵,包括鞘翅目(金龟甲、步行虫等)、直翅目、膜翅目(蜂等)和鳞翅目昆虫(李桂垣等,1985)。 栖息地海拔600~2150m。资源状况为常见种。区系从属为东洋界,喜马拉雅山地和东南亚地区特有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