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丁名: Prinia criniger catharia Reichenow
目: 雀形目
科: 莺亚科
属: 鹪莺属
特征描述: 全长ll0~175mm。头顶和上背具黑褐色纵纹;下背至尾上覆羽纵纹不明显,几呈纯褐色;飞羽暗褐外缘沾棕色;下体苍白或淡棕白色;尾羽棕褐,尖端淡棕白,具暗褐色次端斑和满布褐色细横纹。夏羽上体纵纹和底色对比不太明显;羽色随亚种的不同而变化。两性相似。
亚种分布: 全世界有3亚种(Howard & Moore,1980)或6亚种(Mayr & Cottrell,1986)。Howard & Moore(1980)列山鹪莺(Prinia criniger)有P.c.striatula(分布于巴基斯坦西部)、P.c.criniger(分布于喜马拉雅山区和印度阿萨姆)和P.c.yunnanensis(分布于缅甸北部和中国西南部)3亚种;而将catharia(分布于中国西部)、striata(中国中部)和parumstriata(中国东南部)3亚种归列为褐山鹪莺(prinia polychroa)。Mayr & Cottrell (1986)在山鹪莺(Prinia criniger)名下列有P.C.striatula、criniger、catharia、parvirostris、parumstriata和striata等6亚种,将yunnanensis作为catharia亚种的同物异名;在褐山鹪莺(Prinia polyhroa)名下列有P.P.bangsi(分布于中国云南东南部和台湾)、Cooki(分布于缅甸中部、泰国东部和中部、老挝和柬埔寨)、rocki(分布于越南南部)和分布于爪哇的指名亚种。郑作新(1987)将分布于中国的山鹪莺均归列为褐山鹪莺(Prinia polychroa),记录5亚种,承认云南亚种,并将parvirostris作为bangsi亚种的同物异名。郑作新(1994)列中国分布的山鹪莺(Prinia ciniger)有catharia、parvirostris、parumstriata、striata 4亚种;褐山鹪莺(Prinia polychroa)只有bangsi l亚种。依郑作新(1994)山鹪莺在云南分布2亚种。
采集地: 德钦1960.8.7.;中甸:虎跳峡l984.6.15.,桥头l984.6.13~16.;丽江巨甸古渡l984.6.25.;维西l956.9.14.;贡山:城郊1973.7.2.,普拉l973.6.22.,双拉洼1973.6.19~23.;大理下关l984.7.22.;大姚赵家店1984.7.28.。
形态特征: 成鸟:夏羽前额、头顶至后颈和上背及肩羽黑褐色,羽缘淡黄棕沾灰,形成明显的纵纹;眼先和眼圈黑褐;颊和耳羽淡棕黄,斑杂黑褐色细纹;下背和尾上覆羽棕褐色,黑褐色纵纹不明显;翅上覆羽和飞羽黑褐,外缘棕褐色;下体白;胸和胁微沾淡棕褐色;腋羽和翅下覆羽及飞羽内缘淡棕色;尾羽修长呈棕褐色;覆腿羽淡棕红色。冬羽前额、头顶至后颈和上背及肩羽的淡棕黄色羽缘较狭,黑褐色纵纹较浅淡,多显暗棕褐色;胸侧、胁和尾下覆羽多染淡棕褐色。 幼鸟:前额、头顶至后颈和上背的纵纹呈暗褐色,羽缘棕褐色,纵纹不明显;飞羽外缘多沾棕色;下体白色;胁、覆腿羽和尾下覆羽淡皮黄色;尾羽棕褐,边缘和羽端淡棕黄色;上嘴淡褐、下嘴和嘴缘黄色;跗蹠和趾、爪淡黄褐色。 虹膜黄白色或橙色;嘴黑色(夏)或上嘴黑褐,下嘴黄褐色(冬);跗蹠和趾、爪黄褐色。
分布: 德钦、中甸、丽江、贡山、大理、大姚,为留鸟。省外分布于甘肃东南部、陕西南部、四川西部。国外分布于印度阿萨姆、那加兰、曼尼普尔,孟加拉国和缅甸。
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