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眉柳莺

拉丁名: Phylloscopus inornatus inornatus(Blyth)

目: 雀形目

科: 莺亚科

属: 柳莺属

特征描述: 体形较小,翅长不及61(♂♂)或56(♀♀)mm。上体橄榄绿;眉纹黄白色;头顶冠纹不明显;腰无黄带;翅上具2道宽阔的黄白色翅斑;下体污白而沾灰,缀有淡黄色细纹;嘴黑,下嘴基部黄色。两性相似。

亚种分布: 全世界有3亚种,中国均有分布,云南记录指名亚种和mandellii亚种。humei亚种在新疆西北部繁殖,南迁至西藏南部越冬(郑作新,l987)。humei亚种与另两亚种的区别为前翅斑不甚明显;后翅斑沾橙色;内侧飞羽的白端细狭。

采集地: 中甸上桥头l981.10.21.;丽江玉湖l956,10.8.;维西偏天阁1956.9.24.;景东:l957.1.21.,磨刀河1964.1 1.7.,黄草岭1964.10.1 1.;镇康曼来l960.4.26.;潞西三台山1962.4.1 1.;盈江大南俄1965.4.19.;保山坝湾l982.12.7.;昆明:1958.9.1 1.,花红洞1983.10.27.;新平者龙打雀山 l977.10.11.~ll.4.;景洪:小勐养l960.3.25.~4.14.,景洪1989.3.19~23.;勐海:勐遮1959.1.20.,勐宋l989.4.2.;孟连l962.12.9.;勐腊:勐仑1960.1.2~20.,易武l960.1.16~22.,勐捧l960.1.7.~3.1.;金平l957.4.16.;个旧大屯1983.12.1.;屏边大围山1985.4.15~17.;蒙自期路白1985.4.6.。

形态特征: 成鸟:前额、头顶至后颈暗橄榄绿褐色;眉纹淡黄白色;后枕具微细的淡黄白色冠纹,不甚明显;贯眼纹暗褐;眼先、颊及耳覆羽浅橄榄绿,杂有灰黑色细纹;背至尾上覆羽橄榄绿;腰羽较鲜亮;翅上覆羽和飞羽黑褐,外缘橄榄绿色;翅上具2道亮黄白色翅斑;内侧飞羽端部狭缘淡黄白色;颏、喉、胸至腹部及尾下覆羽污白而沾灰色,杂有淡黄色细纹;胸侧和胁稍沾灰褐色;翅下覆羽和腋羽白而沾亮黄色;翅缘亮黄色;尾羽暗褐, 外(甲+羽)狭缘橄榄绿色。 虹膜暗褐;嘴黑褐,下嘴基部黄色;跗蹠、趾和爪角褐色。

分布: 中甸、丽江、维西、保山、腾冲、潞西、盈江、怒江、兰坪、镇康、永德、耿马、孟连、景东、景洪、勐海、勐腊、昆明、新平、永善、蒙自、金平、屏边等县,为冬候鸟。省外分布于内蒙古、黑龙江、吉林、辽宁,为繁殖鸟;自东北西南部、河北、向南遍及华东地区、西部祁连山、西藏东南部昌都地区、四川东部和西部的宝兴、峨边、甘洛等地,为旅鸟;广西、广东、福建、浙江、海南、台湾等地,为冬候鸟。国外分布于俄罗斯的乌拉尔北部和伯朝拉河东部,越过西伯利亚中部和北部至科雷马河下游、阿纳德尔和鄂霍斯克海岸地带,向南至萨彦岭北部等地,为繁殖鸟;冬季南迁至尼泊尔、锡金、孟加拉国、缅甸、印度阿萨姆、阿达曼群岛、泰国、马来西亚和印度支那地区越冬。

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