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丁名: Cettia brunnifrons umbraticus(Stuart Baker)
目: 雀形目
科: 莺亚科
属: 树莺属
特征描述: 全长102~110mm。前额、头顶至后枕暗棕栗色,上体余部转为棕褐色;眉纹淡皮黄色,贯眼纹黑褐;耳羽和颊灰褐;颏、喉和胸、腹部中央污灰白色;两胁、覆腿羽和尾下覆羽棕褐色。两性相似。
亚种分布: 全世界有4亚种(Howard & Moore,1980)。Mayr & Cottrell(1986)将记录自印度阿萨姆的muroides亚种,归列为umbraticus亚种的同物异名,故记录全世界为3亚.种,中国分布2亚种(郑作新,1994),云南记录1亚种。
采集地: 丽江玉湖1956.10.7.;贡山l2号桥l973.5.3.;中甸天宝山1981.8.29.。
形态特征: 雄性成鸟:前额、头顶至后枕暗棕栗色;眉纹淡皮黄色,较细狭,从眼上伸达枕侧;后颈、上背至尾上覆羽、肩羽和翅上覆羽概呈棕褐色;飞羽和尾羽暗褐,表面亦呈棕褐色;眼先和眼后的贯眼纹黑褐色;耳羽和颊部灰褐色;颏、喉和胸、腹部中央污灰白色;两胁、覆腿羽和尾下覆羽棕褐色。 雌性成鸟:与雄鸟相似,惟头顶的棕栗色不如雄鸟浓艳。 虹膜暗褐;上嘴黑,下嘴黄色;跗蹠、趾和爪肉白色。
分布: 贡山、丽江、中甸、腾冲、陇川江和怒江之间山脉、澜沧江和怒江之间山脉,为留鸟。省外分布于西藏东南部,甘肃文县,四川西部万源、峨眉、马边、天全、宝兴木里等地。国外分布于印度阿鲁纳查尔邦、阿萨姆和缅甸东北部。
资料: 栖息于寒温带高山暗针叶林的林下灌丛,成对或单个活动,性活泼,常在树枝丛问跳跃,叫声似“吱吱”声。食物主要是昆虫。 栖息地海拔2900~3600m。资源状况为稀有种。区系从属为东洋界,东南亚喜马拉雅山地特有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