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鸡

拉丁名: Gallicrex cinerea(Gmelin)

目: 鹤形目

科: 秧鸡科

属: 董鸡属

特征描述: 体形较白胸苦恶鸟大,全长300--400mm。头具额甲,额甲后端尖出;趾不具侧膜缘;两性不同。雄鸟头顶额甲红色,头、背、胸及腹灰黑,羽缘较浅;翅上覆羽、腰黑褐色,具棕黄色条纹状宽羽缘。雌鸟额甲黄褐色,上体黑褐色具棕黄色宽缘,下体黄褐杂灰褐色横纹。

亚种分布:

采集地: 昆明花红洞l978.10.12.;新平者龙打雀山1977.10.8—9.;耿马:四方井1964.5.21—26.,孟定忙蚌l960.4.5.;勐腊l960.5.10.;盈江l960.5.24.。

形态特征: 雄性成鸟(夏羽):头、颈、上背灰黑色,头侧和颈较浅淡,后枕沾褐色;下背、肩、翅上覆羽、三级飞羽黑褐色,向后渐显褐色,具宽阔的灰色或棕黄色羽缘,故成许多宽阔的斑纹;尾羽暗褐色,羽缘浅淡;飞羽暗褐,第l枚初级飞羽的外翈除末端外,呈白色,翼缘亦白。下体灰黑色,羽端苍白色,形成狭小的弧状纹;腹部中央色较浅;尾下覆羽棕黄色,具黑褐色横斑;翅下覆羽及腋羽黑褐色,羽端灰白色。 雌性成鸟:头顶暗褐色;后颈和上背褐色,羽缘棕褐色;下背、翅上覆羽、三级飞羽黑褐色,具宽阔的赭黄色羽缘;尾羽黑褐色;飞羽暗褐色,第1枚初级飞羽的外翈和翼缘白色。头侧和颈侧棕黄色;颏、喉及腹部中央黄白色;下体余部土黄色,具黑褐色波状细纹,两胁及尾下覆羽羽色较深;翅下覆羽和腋羽暗褐色,羽端灰白色。 雄性成鸟(冬羽):与雌性成鸟相似,但翅上覆羽杂灰黑色。 雌性幼鸟:据l979年10月12日采自昆明花红洞和1977年10月8日采自新平者龙打雀山的标本,与雌性成鸟相似,但下体斑纹较少。 虹膜红色(♂)或浅褐色(♀);嘴黄而带绿色;额甲橙红色,顶端较黄,呈角状,末段游离(繁殖期雄鸟),或呈黄褐色(非繁殖期雄鸟,以及雌鸟和幼鸟);跗蹠和趾绿褐色。

分布: 昆明、永善、新平、元江、耿马、勐腊、盈江等地,夏候鸟。省外遍布我国沿海一带及南部各省,自东北南部旅顺、西南部朝阳、河北,南抵台湾、海南岛,西达陕西南部、四川雅安等地,夏候鸟。国外分布于印度和斯里兰卡,东到朝鲜和日本,南达马来半岛、印度支那、安达曼岛、菲律宾和印度尼西亚的西伯里斯、苏门答腊等地。

资料: 栖息于沼泽、湖泊及其周围密集的芦苇和其它水生植物丛,以及稻田等处。白天多成对或单只在浓密的植物丛中活动和觅食。活动时多行走和涉水。行走时,尾巴上翘,头一前一后地点动。平时很少飞行,仅在受惊或遇到危险时才被迫起飞,起飞时脚拖曳在后,象增加了一条尾巴;飞行短距离后,又潜入茂密的草丛。 以水生昆虫、甲虫、植物嫩芽、草籽和谷物等为食。剖验3胃,其中有半翅目昆虫(2次,5只);草片(2次)、草籽(1次);动物性食物占38.98%,植物性食物占61.02%。 《四川资源动物志》(第三卷:鸟类)记载:在四川此鸟迁来时即可听到鸣声,单调低沉,似“hu--dong,dong”声,连续4—8次,故有董鸡之称。五、六月之交,呜叫频繁,并在“dong,dong”声之后带“kep kep”的尾声。在水田中营巢。巢由稻茎、稻叶纠集而成,结构疏松,巢的内壁全为稻叶组成,较致密。6—8月产卵。卵为乳白到土黄色,个别略带灰色,杂有淡紫色斑块,其上更具红褐色和土褐色点斑,钝端的斑点较粗大。 董鸡有夜间迁徙性,曾在新平、南华等处的“打雀山”采集到标本(王紫江,l991;魏天昊等,1987)。 董鸡在稻田中活动觅食,对消灭农田害虫有一定益处。肉可食用,有一定经济价值。 栖息地高度海拔200--2100m。资源现况为常见种。区系从属广布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