鸳鸯

拉丁名: Aix galericulata(Linnaeus)

目: 雁形目

科: 鸭科

属: 鸳鸯属

特征描述: 体形中等,比绿头鸭小,但大于绿翅鸭。雌雄异色。雄鸟羽色华丽,头顶具羽冠,眼后有一宽而明显的白色眉纹,延长至羽冠;翅上有一对栗黄色帆状羽明显而易于识别,雌鸟无羽冠和帆羽,头和背灰褐色。两性初级飞羽外翈均具银灰色羽缘,与其它鸭类不同。

亚种分布:

采集地: 双江1960.4.30.。

形态特征: 雄性成鸟:额、头顶中央翠绿色,闪金属光泽,并向上耸起与枕部赤铜色长羽以及后颈部的暗紫色和暗绿色长羽组成羽冠;头顶两侧和眉纹白色,并延伸到颈项而成为羽冠的中间部分;眼先淡黄色,颊棕栗,眼上和耳区棕白;颏、喉浅栗色;颈侧羽长而细,形如矛状,呈浅栗色,并具浅棕黄色羽干纹;背、腰、尾羽和翅上覆羽暗褐色,略闪铜绿色金属光泽;内侧肩羽紫蓝色,外侧肩羽白,外翈具宽阔的黑边;初级飞羽暗褐,外翈具银灰色边缘,内翈先端闪铜绿色金属光泽;次级飞羽褐色,外翈具绿色金属光泽和乳黄色羽端;三级飞羽黑褐,外翈亦具绿色金属光泽;最内一枚三级飞羽外翈闪蓝绿色金属光泽,羽端栗黄色,内翈栗黄色,羽干浅棕黄,羽端黑色缘以棕白色并扩大呈扇状,直立如帆;上胸和胸侧闪暗紫色金属光泽;下胸至尾下覆羽乳白,下胸两侧黑而具白色横斑;胁羽布满棕黄和暗褐相间的波状细纹;腋羽褐色。 雌性成鸟:头顶和后颈灰褐色,眼周和眼后具一白色纵纹;头和颈两侧浅灰褐;颊与横斑与颏、喉的白色相连,上体余部橄榄褐色,至尾转呈暗褐色。翅与雄鸟相似,但无帆状羽;胸侧与两胁棕褐,具棕色斑;腹和尾下覆羽白色。 虹膜深褐,外缘淡黄;嘴暗红色;跗蹠黄褐色。

分布: 昆明、昭通、师宗、双江、楚雄、禄丰等地,冬候鸟和地方性繁殖鸟嘴基处的白色(王紫江,l983)。省外在东北北部的乌苏里江、黑龙江一带的山地水域以及南至东北中部的图门江、松花江、鸭绿江上游及长白山一带繁殖;河北兴隆、贵州等地也有过繁殖记录;东北西南部和南部、甘肃西南部、河北、河南、山西、山东、四川等地,旅鸟;在长江中下游及东南各省浙江、福建、广东、广西、四川、贵州等地越冬。国外繁殖于乌苏里地区和萨哈林岛(库页岛)、朝鲜和日本,偶见于印度阿萨姆邦。

资料: 每年11月初迁来云南省越冬,3月下旬迁回北方,其中少数种群在云南省留居。栖息于山间河谷、溪流、池塘、湖泊、水库和沼泽地中,也常到农田和岸边附近的树林中觅食和活动。多成对或结成三五只的小群,有时也与家鸭、家鹅或绿头鸭等其它雁鸭类混在一起活动?善于游泳。性机警,遇惊立即起飞,且边飞边发出短促而较响亮的叫声。杂食性,迁徙和越冬期间以草籽、栎树坚果、玉米、稻谷、草类等植物性食物为主,也吃少量的小鱼、蜗牛、水生昆虫等动物性食物;繁殖季节以蛙、鱼、软体动物和昆虫等动物性食物为主,也吃草籽、果实等。幼鸟则主要以昆虫为食、兼吃草和浆果等。 王紫江等(1983)报道:1979年在云南东部师宗县的五龙公社发现一群鸳鸯(20多只)。据了解这是历年来云南所观察到的鸳鸯中数量最多的一群。经过3年不同季节的观察,证实这群鸳鸯终年留居此地,且在这里繁殖,其活动范围仅有二三十平方公里。鸳鸯比较集中的地方是由北向南流至南盘江的一条小河(五洛河)的河谷地带,在五洛河的源头出水处(龙潭)是鸳鸯最集中的栖息地。龙潭周围是茂密的芦苇、野芭蕉和由栎树、樟树、榕树等构成的常绿树林,人为干扰少,环境十分幽静。所发现的3个巢均在五洛河及龙潭附近常绿阔叶林的天然树洞中。海拔920m左右。大多在老龄栎树的天然树洞中营巢,巢内除树皮、木屑之外,就是亲鸟自身拔下的少量羽毛,未见其明显的营巢活动。所观察的一窝是头年鼯鼠的旧窝(该洞内鼯鼠被猎获后,被鸳鸯所占),除上述巢材外,还有少量鼯鼠毛。每年3月底—4月中为产卵期,每窝卵数6—10枚,卵白色,圆形,光滑无斑。据一窝8枚卵的测量为:卵重48—529,平均50g;大小为46—59×39—44mm,平均53×40.8mm。孵卵全由雌鸟担任。仅在孵卵初期,早、晚有时见雄鸟栖息于巢附近的树上,并偶见挤入洞内,但很快飞出。在此期间雄鸳鸯多单个活动于水域附近的取食场所。雌鸳鸯的恋巢性很强,在人将正在孵卵的鸳鸯惊飞出洞,并取出2枚卵后,雌鸳鸯在外活动一段时间之后仍飞回巢内继续孵卵。孵出的小鸳鸯可随亲鸟外出,到离巢200m处的田间觅食。小鸳鸯仅拳头般大小,全身被以丝状绒羽,其中背部黄褐色,腹部乳黄色,颏和喉部较深,十分活跃。 鸳鸯羽色华丽,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深受人们的喜爱。 栖息地高度为海拔900—2000m。资源现状为稀有种,属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鸟类。区系从属古北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