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丁名: Amaurornis phoenicurus chinensis(Boddaert)
目: 鹤形目
科: 秧鸡科
属: 苦恶鸟属
特征描述: 形中等,全长约300mm;嘴基稍隆起,但不形成额甲;上体石板灰色;喉、胸及上腹白色,下腹和尾下覆羽红棕色。
亚种分布: 共3个亚种(Howard & Moore,1984)或5个亚种(Peters,1934)我国仅1个亚种。
采集地: 景东:城郊l964.7.16.,坝区l964.9.25.,清凉l964.10.24.,左所营1957.1.6.,川河l957.1.11.;孟连宗勒l960.2.19.;双江小黑江1976.4.20.;耿马孟定l964.5.23—26.;麻栗坡豆豉店l961.8.8.;个旧蛮耗l985.7.6.;河口:城郊l961.4.24.;洞坪l960.9.23.;景洪:小勐养l957.4.15.,l960.3.28—4.4.,橄榄坝1960.4.23.,嘎栋曼点l989.4.5.;勐腊:城郊1958.11.19.,l959.5.27—30.,l960..2.8—3.9.,勐捧l960.3.3.,易武l960.2.8.,曼粉l982.4.19—5.2.,勐远l960.5.23.,勐仑l959.4.29.,勐仑伐木场1960.1.7.,勐仑曼拉伞1959.6.5.;勐海l957.2.26.;l960.2.28.;潞西:遮放1962.3.29—4.2.,芒市1962.4.26.
形态特征: 雄性成鸟:头顶、后颈、体侧、背及翅上覆羽均石板灰色,略沾橄榄色;尾上覆羽暗棕褐色;飞羽和尾羽黑褐色,第l枚初级飞羽外翈和翼缘白色,其余飞羽外翈缘染灰色。前额、眼先及头侧、颏、喉、胸和腹部中央概白色;下腹中央、覆腿羽白而染红棕色,下腹两侧、肛周、尾下覆羽红棕色;两胁羽石板灰色,腋羽灰褐色。两性相似。 虹膜红色;嘴绿褐色,上嘴基部红色,尖端沾黄色;跗蹠和趾黄褐色。 幼鸟:据l964年9月25日采自景东和l985年7月6日采自个旧蛮耗标本,羽色与成鸟相似,但上体橄榄色较浓;前额无白色;头侧密布黑灰色斑纹;下体石板灰色较浅淡,白色部分略杂浅灰褐色斑。个旧蛮耗标本的头顶和后颈均为黑色绒羽,余部体羽也杂黑色绒羽;飞羽仅呈羽芽状。 雏鸟:据l961年4月24日采自河口和l961年8月8日采自麻栗坡的标本,全身均为黑色绒羽,下体染深棕色。
分布: 昆明、思茅、孟连、双江、耿马、保山、西畴、个旧、蒙自、金平、河口、景洪、勐腊、勐海、潞西等地,留鸟。省外自四川成都至上海,北抵河南南部信阳及陕西南部,夏候鸟;河北、山西南部、山东青岛在4—5月间偶见;福建、广东、广西、海南岛及西沙群岛,留鸟。国外分布于印度大部向东通过阿萨姆和缅甸南到马来西亚的马六甲、柬埔寨等国家和地区。
资料: 栖息于湖泊边缘、沼泽地、池塘、稻田附近的灌丛和草丛中,常见单个或成对在秧田或水草丛中活动,若有响动,便立即向前奔跑,钻入草丛。迫不得已才起飞,刚起飞时翅膀扇动较快,但飞行距离不远,约数十米,开始向下滑翔,至稻田中再向前跑。以昆虫和植物种子、谷类为食。剖验2个鸟胃,见有直翅目昆虫碎片(1次)、鞘翅目昆虫(2次)、草籽(1次)、草片(1次)。动物性食物占82.9%,植物性食物占l7.1%。 苦恶鸟鸣声清晰嘹亮,似“gu—ock”声,每隔不到1秒钟反复l次,不断鸣叫,有时前段音节拉得很长,并带颤音连续数声“glu—glu—glu”,然后又接着发出后段的“ock,ock,ock”。平时主要发出“gu—ock”声,故有“苦恶”鸟之称。早晨和黄昏鸣叫,常持续数小时。繁殖期间有时通宵可闻其叫声。呜叫时,往往一边走一迈叫,有时栖在矮树枝上或涉水,站在荷叶上叫(郑作新等,1963)。 繁殖期从四、五月开始,巢营于水域附近的灌木丛或草丛中,也见于离水较远处。巢多接近水面或离地lm左右。多用芦苇,或其它水草积迭成。在四川官渡发现的巢用干草、稻草、竹叶等作成堆状,置手离地不到1m高的荆棘上(郑作新等,1973)。另据《四川资源动物志?第三卷:鸟类》记载:在四川5月上旬开始营巢,筑于水稻丛间,由几窝水稻的茎叶卷曲而成,底部和周缘稍紧密,顶部为松散的稻叶遮盖。6月采得一巢,内有4卵,呈土白色或稍沾土黄色,杂紫褐和黄褐色点斑,斑间还杂有浅紫色的小点,以钝端较密。5月29日采得体重约20g的雏鸟,lo月6日又采得体重l30g的幼鸟,可见其繁殖时间较长。在云南曾于4月24日和8月8日分别采到不足20g的雏鸟。 白胸苦恶鸟在农田活动时主要以农业害虫为食,对农业虫害的防止有一定益处。虽然也取食少量农作物,但所占比例较少。白胸苦恶鸟肉质细嫩而鲜美,常被做为狩猎对象之一,有一定的经济意义。 栖息地高度海拔300--2700m。资源现状为常见种。区系从属东洋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