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丁名: Yuhina diademata Verreaux
目: 雀形目
科: 画鹛亚科
属: 凤鹛属
特征描述: 全长约160mm。前额和头顶冠羽暗褐色;后枕和眼后枕侧及眼眶白色;眼先、颊部和颏至上喉黑色;背和喉、胸及腹部两侧全为土褐色;飞羽黑色,初级飞羽端部外(甲+羽)白色;次级飞羽羽轴近白色;尾羽深褐色,羽轴白色;腹部中央和尾下覆羽白色。两性相似。
亚种分布:
采集地: 贡山:珠利达1974.12.30.,独龙江1985.4.29.;福贡知子罗(原碧江农中)1978.7.15~19.;泸水片马l974.1.13~25.;腾冲县1960.4.21.;潞西勐旺l965.3.9.;维西偏天阁1956.9.12.;中甸:吉沙1981.8.20.,上桥头1981.10.20~24.,小中甸1981.8.15.;丽江:鲁甸1956.8.20.,玉湖l956.10.5~8.;宁蒗泸沽湖1981.11.22~23.;永德:梨梨箐1964.8.18.,蚂蟥箐1964.4.1~30.;镇康l960.4.17.;永德太平掌1960.4.23.;宾川鸡足山1981.11.10~14.;景东:黄草岭l960.5.29~30.,l964.10.6~16.,磨刀河1964.8.10~18.;昆明花红洞1979.2.14.,l981.3.29.,l982.3.3.;盐津远郊l963.11.25.;新平者龙1977.10.31.;双柏平河水库l977.11.10~20.;绿春黄连山1996.4.25~26.;屏边大围山1985.4.15~25.。
形态特征: 成鸟:前额至头顶冠羽暗咖啡褐色;后枕和眼后枕侧及眼眶白色;眼先、颊部和颏至上喉黑色;耳羽暗褐色,具淡褐色纵纹;背至尾上覆羽和肩羽,翅上小覆羽、中覆羽、大覆羽及内侧飞羽表面和喉部全为土褐色,内侧飞羽的羽干纹白色;翅上小翼羽、初级覆羽和外侧飞羽黑色,初级飞羽端部外(甲+羽)边缘白色;胸和两胁呈淡土褐色;腹中央至肛周和尾下覆羽白色;尾羽基部暗褐色,端部黑褐色,羽干近白色;翅下覆羽和腋羽白色。 虹膜棕褐色;上嘴暗黄褐色,下嘴角黄色;跗蹠、趾和爪肉黄色。
分布: 贡山、泸水、福贡、维西、德钦、中甸、丽江、宁蒗、潞西、盈江、腾冲、龙陵、宾川、景东、永德、镇康、耿马、沧源、新平、澄江、蒙自、屏边、双柏、盐津、永善、绥江、寻甸、师宗、昆明等地,为留鸟。省外分布于甘肃东南部、陕西南部、四川、贵州北部和湖北西南部。国外见于缅甸东北部、越南北部。
资料: 栖息于山地阔叶林、针阔混交林及山坡灌丛中。常见十余只结小群在树上活动。以植物的果实及昆虫等为食,剖检3~7月采自永德、潞西、双江、凤庆的12只鸟胃和8~11月采自宾川、宁蒗、中甸的l3只鸟胃,胃内有鞘翅目昆虫(2次)、膜翅目昆虫(3次)、鳞翅目昆虫(5次)、半翅目昆虫(1次)、蜘蛛(1次)、其他昆虫碎片(4次);果实碎片(4次)、种子(1次)、浆果(9次)、草莓(6次)、榕果(1次)、花 (3次)。其中动物性食物占17.2%,植物性食物占82.8%。 1986年5月29日在昆明西山谷律妥排弃耕地边的针阔混交林中发现l巢,巢营在西向的茂密树枝中,距地面1.5m,用纤细的植物根须编织而成,并用根须系于树枝上,内衬少量棕丝,呈不规则碗状,外径为96mm×80mm,内径63mm×56mm,高61mm,深42mm。巢内有2枚卵,呈淡绿色,满布不规则的褐色斑点,钝端斑点较大,且多而密,卵的量度分别为21mm×15mm、22mm×15mm,卵重平均为3g,卵内均有胚胎发育。 栖息地海拔1 000~3350m。资源状况为常见种。区系从属为东洋种。